1. 首页
  2. 海南省概览
  3. 海南发展历程
海南发展历程
阅读量:4048日期:2024-03-01

一、1988 年 4 月,海南建省办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1988 年 4 月 13 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标志着海南省的建立和海南经济特区正式诞生,海南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同年 4 月 14 日,国务院批转《关于海南岛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经济开发建设的座谈会纪要》,对海南改革开放给予原则性指导意见。4 月 26 日,举行中国共产党海南省委员会、海南省人民政府衔牌悬挂仪式。5 月,省级“小政府、大社会”新体制方案正式确立并启动运行。随即,国务院公布《关于鼓励投资开发海南岛的规定》,给予海南经济特区更加灵活的经济政策,授予海南省政府更大的自主权。为进一步细化特区政策和吸引外资,8 月1 日,省政府发布 《关于贯彻国务院〔1988〕26 号文件加快海南经济特区开发建设的若干规定》(即“三十条”)。“三十条”在岛内外引起极大关注,迅速掀起海南投资热潮。

1988 年 9 月,中国共产党海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举行,把放胆发展生产力作为海南经济特区建设的根本任务。但 1989 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和“洋浦风波”,极大考验海南开发建设的战略定力。海南省委坚持“用政策、打基础、抓落实、求效益”的方针,以改革开放促进开发建设,各项事业发展逐步进入正轨。90 年代初期,海南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掀起房地产开发热潮。1993 年 6月,随着中央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业迅速降温,海南房地产泡沫经济破灭。之后,在中央的支持下,海南从 1999 年开始用了长达 8 年的时间,完成了积压房地产处置工作。

1995 年 1 月,海南省委先后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和计划会议,初步提出“一省两地”“六大基础”“八大支柱”的海南产业发展新框架。1996 年 1 月,省委二届四次全会正式提出“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同年 2 月,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努力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的新兴工业省、中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中国度假休闲旅游胜地”。2003 年,省委提出“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工业发展战略,丰富了“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的内涵。“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让海南逐步实现从恢复性增长向稳健增长的转变。

这一时期,省委先后实施科教兴琼战略、人才强省战略、优势产业战略、城市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海洋强省战略,有力推进海南的开发建设进程,特区发展迎来新气象。比如,实现非典时期“力保海南无疫区”、率先在全国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免征农业税、稳步发展海口保税区、开展航权开放试点、创立博鳌亚洲论坛、举办国际性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开通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和海口美兰机场、建成环岛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和粤海铁路通道等。2003 年,海南生产总值增长 10.5%,是 1995 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2006 年,海南生产总值首次实现“千百亿跨越”。

 

image.png

2022 年 10 月 1 日,游客乘车在国家 AAAAA 级景区———南山文化旅游区游览 (武 威 摄)


二、2009 年 12 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2009 年 12 月 31 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再次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010 年 6 月 8 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基本蓝图和行动路线。2015年 3 月 26 日,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在海南博鳌举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综合评估报告”发布会,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2016 年 1 月,国家旅游局确定海南省为首个全域旅游创建省。2017 年 3 月出台 《海南省全域旅游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把海南省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推动全域旅游建设,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升级发展。尽管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初期,出现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情况,但经过一系列组合拳调控,海南房价回落至市场正常水平。


image.png

海口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生态 CBD) (蔡兴亮 摄)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影响深远,促进了酒店宾馆、交通基础设施、免税店和购物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提质升级,“丰”字形+环岛高速公路网基本成形、全面实现“县县通高速”,环岛旅游公路加快建设。建成琼海博鳌机场和三沙永兴机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双双进入“两千万级”机场行列。6 家 5A 级、28 家 4A 级精品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旅游线路,邮轮游艇游、高尔夫旅游、特色乡镇游和温泉雨林游丰富了旅游体验。尤其是离岛免税政策、入境免签政策等优惠政策,吸引了国际国内广大游客购物旅游消费。

生态省建设全面推进。早在 1999 年2 月,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3 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海南为全国生态省建设试点省;7月,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通过《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赋予生态省建设的法律地位。2006 年起进入生态省全面建设阶段。2009 年 12 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赋予海南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就有“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12 年 4 月,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坚持生态立省,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2017 年 9 月,省委七届二次全会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定》,强调矢志不渝坚持生态立省,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

2010 年,海南生产总值突破 2000 亿元大关,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实现由 2005年的“三一二”变为“三二一”的转型。至2013 年、2016 年,全省生产总值先后突破3000 亿元、4000 亿元。


三、2018 年 4 月,海南探索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2018 年 4 月 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30 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郑重宣布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次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发布。自此,海南进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新时期。


image.png

2022 年 4 月 13 日,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港口生产繁忙,大型船舶进出频繁 (陈元才 摄)



2020 年 6 月 1 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印发。2021 年 6 月 1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实施。

海南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三区一中心”的目标定位,沉着应对改革开放进程中的诸多挑战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努力把海南自贸港建设打造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标志性成果。至 2022年底,自贸港建设实现从“顺利开局”到“蓬勃展开”到“进展明显”再到“蓬勃兴起”。“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深入人心,自贸港建设进入不可逆转的发展轨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的 180 多个政策文件落地实施。以“三税”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为主要特征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逐步构建。制度集成创新三年行动 60 项任务全面完成,累计发布制度创新案例 134项,其中 8 项被国务院向全国复制推广、6 项得到国务院大督查表扬。经济外向度大幅提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规模分别增长 1.8 倍、1.2 倍。2018 年以来实际使用外资超之前 30 年总和。经济外向度提高15 个百分点。成功创办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海南国际碳排放交易中心首单跨境交易成功落地。社会管理信息化平台实战化运行。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基本摆脱房地产依赖症,非房地产投资占比较 2018 年前提高 18.2 个百分点,其中产业投资年均增长 12.4%。项目牵引拉长产业链,四大主导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由 53%提升至 70%。“旅游+”新业态全域拓展,高端购物、医疗、教育三大境外消费回流逐渐成为自贸港“金字招牌”,自 2018 年以来离岛免税销售额 5 年超 1300 亿元。双向开放的金融新格局日渐形成。国际定期货运航线新增 13 条,洋浦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 2.9倍。数字经济、石化新材料产业产值均超千亿元,生物医药“医疗+医药+医械”产业架构初现雏形。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关口。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温度深度纬度”优势聚力,“1+2+5”国家级科创平台立柱架梁。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速自 2020 年以来连续 3 年保持全国前 2 名。“4·13”以来引进人才 50.9 万,“百万人才进海南”目标完成过半。区域协调发展打开新局面。始终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理念,明确“三极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海口经济圈发展能级加快提升,三亚经济圈向旅游和科创并举转型,儋洋经济圈聚合效应初步显现,滨海城市带启动规划建设,中部生态涵养保育体制机制日益完善。实施“机器管规划”。严格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推行集中连片造大田、土地新政、“土地超市”。闲置土地处置率达65.8%,土地和规划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率分别达 76%、99.3%,“两违”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美兰机场进入“双跑道”时代。“跨海环岛城际化”铁路网继续完善,全国首列高铁公交化市域列车开通运营。“县县通高速”全面实现,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增长 35.9%、75.9%,在全国率先实现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1 日联通全球、4 小时通达全国、3 小时畅行全岛”逐步成为现实。智能电网综合示范省基本建成,年户均停电时间缩至 8 小时、居全国 10 位左右。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跻身首批 5 个国家公园行列。“六水共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 94.9%。发布全国首个国家公园 GEP 核算成果,13 个“两山”转化项目先行先试。PM2.5 浓度降至 12 微克/立方米,近岸海域水质优良。基本公共服务全方位提升。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64.97 万农村贫困人口与全省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建成美丽乡村 1700 个。2018 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 7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65 万人。“阳光快乐”特色印记教育成为海南名片。实现“1 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全省覆盖。社会治安形势处于历史最好水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快清廉自贸港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省史志办 阳明勇)



上一篇:历史沿革
下一篇:暂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