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史志研究
  3. 以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进入不可逆转轨道
以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进入不可逆转轨道
阅读量:11678日期:2022-04-18

image.png

今年,海南首批免税造浪艇交付使用。图为游客在三亚湾享受尾波冲浪滑水的乐趣。武威 摄


以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发展格局

推动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进入不可逆转轨道

文 | 毛志华 李润珍



历史主动精神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展现出的鲜明精神状态,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书写民族复兴史诗的重要密码。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谋划,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战略举措。当前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进入攻坚期、关键期,必须以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发展格局,把握历史大势,明辨发展方位,保持定力、砥砺奋发,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推动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进入不可逆转的轨道。



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新发展格局,更加自觉地将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融入其中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发展规律,抓住变革时机,顺势而为,才能更好前进。


  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新发展格局,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中进行战略思维。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奋斗中,总是能从各种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将重点突破与统筹兼顾相统一,总是能在面对挑战时寻找机遇,将化解风险与实现突破相统一,形成了适应不同历史阶段要求的发展格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根据革命斗争不同阶段的实际,探索实施土地改革、减租减息、农业合作互助、发展工商业等经济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劳动人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创造出支撑革命胜利的经济力量,形成了革命与生产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为革命成功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面对西方国家的封锁,强调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形成了以国内循环为主、基本自给自足的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党准确判断世界大势,大力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形成“世界工厂”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新发展格局,需要在锚定历史方位上进行战略谋划。从国际环境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市场收缩,世界经济陷入持续低迷,国际经济大循环动能弱化,经济全球化遭遇明显的逆风和回头浪。特别是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从国内发展看,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生产体系内部循环不畅、供需脱节、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问题日益暴露,加之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瓶颈凸显制约,都表明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难以为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关口。在这个阶段进行战略谋划,必须将重心放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在立足自身、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同时,积极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增强我国的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


  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新发展格局,需要在抓住历史机遇中赢得战略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在国内循环,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的核心是对外开放,二者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相得益彰。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不是要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度收缩,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以此破除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吸引更多全球资源要素进入国内,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全球经济进一步开放、交流、融合。二者内在统一,就是海南自贸港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机遇和巨大优势,也在更高层面上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大势、清醒认识方位、主动找准定位,积极谋求主动,以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成效,推动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进入不可逆转轨道。


image.png

在位于三亚的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技术员仔细观察水稻长势。武威 摄



以历史主动精神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国特色自贸港跑出加速度

  率先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党中央已从战略上布好局,海南着力在紧要处落好子,以历史主动精神把握大局、审时度势、统筹兼顾、科学施治,利用政策、制度、区位、生态等方面优势,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吸引全球要素、配置全球资源、加快建设开放新高地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主要经济指标历史性走在全国前列,为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政策密集落地见效。自贸港的主要政策是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几乎所有的政策都是为了促进国际投资和贸易自由,党中央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决策部署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实施以来,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等相继出台,自贸港落地政策累计达150多项,关键核心政策成效初显。首单“零关税”原辅料进口手续成功受理申报、首艘“零关税”进口集装箱船舶通关放行、首辆“零关税”进口汽车顺利通关,“两个15%”所得税,以及原辅料“零关税”政策正面清单、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正面清单、“零关税”自用生产设备负面清单等优惠政策有序实施,“四梁八柱”政策框架体系初步建立,政策活力加快释放。


  消费回流创新赋能。做好免税购物、医疗、教育三篇消费回流文章,努力实现与国际一流品牌、技术、价格“三同步”,打造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集散地和国内替代出境消费第一目的地。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2021年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601.7亿元、增长84%;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设立全国首个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和评价重点实验室,特许药械进口增长58.5%,特药险参保超800万人,医疗旅游人数增长90.6%;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签约引进22所国内外知名高校,首批学生入区就读;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8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58.6%、快于游客增速33.1个百分点,人均消费额增长26.4%。


  产业升级加速突破。坚持供给侧发力,启动《海南省以超常规手段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中国种子集团总部成功落户,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成为我国种业科研机构、经营主体的聚集地。向专精特新企业贷款增长66.9%;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增速全国第一;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64家;专利授权量增长58.9%,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8.4倍。油气产业加快向新材料等下游延伸,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5.8%;数字经济多维度扩张,营收增长30%,清洁能源产业新扩建“核风光气”等一批重大项目,风电装备、机器人、无人机等先进制造业项目落地。金融业态丰富升级,挂牌成立海南国际清算所,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累计放款突破亿元,自由贸易(FT)账户收支增长7.3倍,数字人民币试点全省展开。


  外贸发展提质增效。2021年海南货物贸易增长57.7%、首次突破千亿元,服务贸易增长55.5%,新型离岸国际贸易收支增长4倍,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6.2%,经济外向度提升7.1个百分点,全球高端经济要素加速聚集。其中,洋浦保税港区、海口综合保税区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644.7亿元,增长1.5倍,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43.7%,对全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6%。国际市场布局更加合理均衡,在全省新增的1.92万家备案外贸企业中,近四成为与RCEP成员国贸易,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贸易往来更加紧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快速增长。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742.4亿元,增长135%,所占比重较2020年提高了16.5个百分点,达到50.3%,民营外贸企业展现强劲活力。



image.png

海口高新区加快制度创新,助力企业蓬勃发展。图为海口高新区药谷工业园区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抓紧生产各类药品。袁琛 摄



以历史主动精神处理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关系,推动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进入不可逆转轨道

  未来几年,对海南发展意义特殊、关系重大,是推动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进入不可逆转发展轨道的关键时期。必须发扬历史主动精神,正确认识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若干重大关系,不断增强融入的能力定力,系统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谱写高质量发展海南新篇章。


  把握好内和外的关系:立足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要进一步发挥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的优势,立足封关后“境内关外”的核心特点,谋划从扩大对外开放向统筹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全面拓展的举措,抓紧推动软硬件建设、政策制度安排、压力测试、风险防控等工作,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资源配置能力。要增强开放的底气和自信,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和谋划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统筹起来,深刻认识全球高端和创新性生产要素对制度环境所决定交易成本等“软环境”的极端敏感性,着力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把握好供和需的关系:推动供给创造和需求引领,实现供需良性互动。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支撑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为牵引,提升海南免税购物国际竞争力,推进全球消费精品博览园建设,推动高端旅游消费设施项目扩容提质,塑造乐城先行区在健康消费领域新优势,打造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和国内替代出境消费第一目的地。特别是房地产业一头勾连着投资和消费,一头影响着民生和发展,要持续巩固扩大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成果,坚持“房住不炒”理念,加强预期引导,坚持租购并举,因城施策地促进其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把握好点和面的关系:以重点突破带动引领发展格局的战略转型。要发挥科技创新在畅通循环中的关键作用,聚焦“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加快创建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打造“南繁硅谷”;深入推进深海领域多层级科技平台建设,尽快实现产业化破题;沿火箭链、卫星链和数据链导入更多项目和核心团队,强化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要发挥自贸港政策叠加效应,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加速炼化、海洋、生物医药、低碳环保等主导产业集群化;推进园区功能平台化,做实园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优化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提升产业根植性。


  把握好质和量的关系:既有质的稳步提升,又有量的合理增长。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落实“六稳”“六保”部署,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超前谋划和加快布局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加快实施“海澄文定”经济圈、“大三亚”经济圈、儋洋增长极、滨海城市带、中部山区生态保育区发展布局,健全平台、政策、项目、体制机制,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要持续提升科技、人才、知识、管理等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优化资源排列组合,提高经济效率,推升经济增速,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image.png

风景秀丽的海口湾。陈长宇 摄


【作者单位:毛志华,海南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李润珍,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来源:《今日海南》2022年3月


友情链接